到12月4日,八項規定將迎來出臺三周年。這三年中,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變化:“三公消費”大減、“舌尖浪費”被遏制、“會所歪風”停刮……八項規定正在以每個人能切身體會到的方式,逐漸改變中國。
三年來,八項規定取得了哪些成果?哪些違紀被重點關注?今年以來,違規形勢有何新變化?“中國網事”記者梳理了數據,為您解讀八項規定三周年給中國帶來的變化。
——八項規定三周年,處理案件超過10萬起
【權威數據】中央紀委網站的數據顯示,自2012年12月4日八項規定頒布起,截至2015年10月31日,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104934起,處理人數138867人,其中55289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。
【專家解讀】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,處理案件超過10萬起,處理人數超過13萬人。相比黨政機關公務人員、國有企業員工和事業單位人員的規模,這兩個數字還是引人關注的。
中央紀委網站刊文表示,今年以來,違反八項規定問題月報統計分類項目進行了調整,去掉了“違反工作紀律”項目,“其他”項目中不再包括“庸懶散”。對比發現,將2014年“違反工作紀律”數據剔除后,從通報問題類型看,今年前10個月多項數據已超過去年。從給予黨政紀處分人數看,今年前10個月已超過去年全年總數。
廉政專家認為,這表明有的黨員領導干部仍然抱著僥幸心理,以為八項規定不過是“一陣風”。心存僥幸,會誘發行為失范,觸碰紀律的高壓線。這同時說明,執紀問責力度不斷加強、沒有放松,反映出從嚴治黨的力度與強度之大。
——八項規定查處最多的問題是什么?
【權威數據】中央紀委網站的數據顯示,違規使用公車、大辦婚喪喜慶、違規公款吃喝、違規收送禮品,排在全國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主要類型的前四位。其中,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:20295件;大辦婚喪喜慶:8662件;違規公款吃喝:5305件;違規收送禮品禮金:4790件。另外,公款國內旅游:2846件;樓堂館所違規問題:839件。
【專家解讀】汪玉凱表示,這“四多”問題成因復雜,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前,就已存在。以往雖然有文件措施卻缺少落實,沒有徹底解決問題,再加上這類問題的慣性較大,不易根治。作風建設有長期性、反復性,只有持續高壓打擊,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官員的習慣和意識。
——超過13萬人被處理,“他們”身居何職?
【權威數據】中央紀委網站的數據顯示,在被處理的干部中,省部級:7人;地廳級:678人;縣處級:7389人;鄉科級:130793人。其中,一些省部級干部被處理的影響尤為明顯。例如,黑龍江省副省級干部付曉光因私公款消費,大量飲酒并造成陪酒人員“一死一傷”嚴重后果,被處以留黨察看一年處分,由副省級降為正局級;湖北省人大副主任王建鳴宴請花費公款1.7萬余元,被黨內警告處分,責令退賠相關費用。
【專家解讀】汪玉凱表示,“老虎”以高級領導干部居多,“蒼蠅”多分布在基層。被處分的省部級領導干部達到7人,查處的力度還是非常嚴厲的。
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,基層干部手中權力、資源雖有限,但離百姓更近,直接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。他們比較容易出現小微違紀問題,問題發展的勢頭更需要遏制住。
——今年以來,地廳級干部被查處人數明顯增加,體現什么趨勢?
【權威數據】中央紀委網站的數據顯示,與去年相比,截至10月31日,今年查處縣處級以上干部問題數和處理人數呈增加趨勢,特別是地廳級干部增幅明顯。2015年前10個月則為373人,而去年全年為198人。
【專家解讀】汪玉凱表示,數據的變化表明正風肅紀無禁區,不僅盯著基層,同時也“盯”著領導干部,對他們的監督執紀力度正不斷加大。縣處級、地廳級領導干部承上啟下,掌握著不少行政實權與資源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,無論是縣處級以上干部、還是鄉科級干部,他們被查處充分表明,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關于推動主體責任落實向下延伸的部署,正在收獲“政策紅利”;一層管一層、一級治一級的壓力傳導機制,正在健全完善之中。
——今年以來,查處違紀問題的手段有何新變化?
【權威數據】中央紀委網站的數據顯示,截至10月31日,違規公款吃喝、公款出國境旅游同比增幅,分別為278%、221%。
【專家解讀】莊德水表示,重拳打擊下,有不少腐敗改頭換面,“變裝”出現;有些干部繼續頂風違紀,但“魔高一尺、道高一丈”。凡想借公款報銷餐飲費用的,就一定會有跡可循。
隨著形勢發展,一些地方利用多重手段查處公款吃喝。例如,利用相關財務手段,查找封堵漏洞;直接查詢餐飲單位的稅務數據庫,專查發票的抬頭單位;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,利用大數據分析尋找蛛絲馬跡;公款旅游則緊抓護照簽證。整體上看,只要標準清晰、證據客觀,執紀就會有明顯效果。
莊德水說,“最近頒布的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、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》,是將八項規定制度化的表現。”他還表示,這既有助于各級紀檢部門更好履職盡責,也表明從嚴治黨沒有休止符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(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“中國網事”記者烏夢達 蕭海川)